【会议综述】“数字治理的浙江经验”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编者按:当代中国治理前沿论坛旨在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理论创新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19年诞生以来,当代中国治理前沿论坛得到了学界的广泛支持和关注,影响力逐年上升。“数字治理的浙江经验”学术研讨会为2023年第四届当代中国治理前沿论坛系列活动之一。
数字治理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并强调要以数字化驱动治理方式的变革。为了深入、系统地总结浙江的数字治理经验,推动数字治理的理论创新和发展,由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主办、《治理研究》编辑部承办的“数字治理的浙江经验”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3月10日在省委党校仓前校区图书馆举行。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省内外知名高校和浙江省委党校相关教研部门的专家、研究生,以及《治理研究》编辑部全体成员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上午场
主持人和
与谈嘉宾
上午的论坛活动由浙江省委党校报刊部副主任、《治理研究》副主编胡重明主持,有五位演讲人依次作主题报告,并邀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MPA中心主任高翔教授和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钟伟军教授担任与谈嘉宾。
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兴智教授作了《从“领导”到“治理”:浙江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理论逻辑》的主题报告。吴兴智教授从近期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引入主题,结合自身研究和思考对浙江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并指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主线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加强党的全面建设,目的是推动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系统框架包括业务应用系统、应用支撑系统和数据资源体系以及技术基础设施体系。在具体方式上,要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和数字化理念工具手段,对党政机关进行数字赋能、业务再造和流程重构,要在信息化、组织力、执行、服务和监督上有所提升。这种具象化、可量化、可评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推动党政机关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吴教授进一步分享了他关于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思考。他比较西方政党的逻辑选择和中国现代化发展路径,并指出现代化的背后是资本、权力和社会的要素组合,三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程度。而使命型政党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力解释。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整体社会公共权力,追求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党的领导与治理的整合成为一种可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使命型政党和治理型政党二者之间有机结合,建立起使命型政党和治理型政党的内在衔接机制。
浙江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教授王晓杰作了《数字治理时代行政程序的结构性变革与价值重塑》的主题报告。王晓杰教授聚焦于数字治理时代行政程序的结构性变革与价值探讨。她通过比较传统治理和数字治理背景下行政程序的差异,梳理行政程序的演变情况,发现数字治理下行政程序的运行方式更为灵活、业务集成带来行政程序的流程变革、程序效率有所提升,以及行政程序的自动化特征增强。她进一步总结了数字治理有效性视角下行政程序的结构性变革特征:(1)行政程序从串联向并联结构转变;(2)单一主体单一程序向多主体多程序套叠发展;(3)程序简省的发展;(4)程序外在形式出现了如信息未被当事人知晓的“变异”等情况。数字治理一方面可以促进行政程序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数字系统开发中的程序违法风险和数据共享的不充分问题。据此,她认为在数字治理时代要进一步重塑行政程序的价值观,要追求公正、理性沟通、效率、权利保障和效能。当然,关于行政程序的诸多价值目标之间“是否有冲突”“是否有优先次序”等问题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回应,引领数字治理不断迈向“善治”。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沈费伟作了《数字乡村“运动式治理”的限度及其优化策略》的主题报告。他在总结当前数字乡村建设中“运动式治理”的多种实践类型后,归纳了数字乡村建设呈现出的主要问题:重视设施建设、轻视运维管理;重技术应用、轻文化内涵;重试点项目、轻特色品牌;重速度推进、轻社会保障等。他认为,现阶段造成数字乡村“运动式治理”限度的深层原因包括制度层面的绩效考核体制影响、组织层面的尚未形成多元格局、结构层面的嵌入式治理约束以及过程层面的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并基于此从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构建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开展常规化分类治理和设计科学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助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教师张翱作了《数据特性、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运行》的主题报告。张翱博士指出,数字经济运行是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数字平台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他详细解释了数据特性和数字经济特征,从数据的非竞争性、隐私外部性和部分排他性三个经济学特征引入,认为数字经济表现出的各种特点和面临的监管困境是由数据的经济特性决定的。基于数据要素化的数字化转型是数据价值的实现路径,数据需要在数字技术的处理下由原始数据变为结构化的数据,并进一步变为数字化的知识。
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薛晓婧博士作了《老年人为何拒用“健康码”?——基于数字健康认证技术运行逻辑的分析》的主题报告。薛博士通过访谈的方式对老年人拒用数字认证技术的动机进行分析,发现技术能力限制、心理上对“弱者”身份的建构以及数字认证技术的可替代性构成了老年人群体拒用“健康码”的动机。值得一提的是,与一些研究中提到“老年人跟不上数字时代的发展快车”的观点相比,她的研究侧面发现了在数字时代数字化影响的覆盖面是有限的。熟人社会中信息认证系统依赖人格化的标识物,并通过“在场”的频繁互动而运转。这为进一步夯实数字时代数字认证标识物选择和认证过程设计提供相关启发。
研讨会下午场
下午的论坛活动由《治理研究》编辑部主任徐东涛主持,有四位演讲人依次作主题报告,并邀请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公共管理评论》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梅赐琪,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俊尧教授,以及浙江省委党校张则行博士担任与谈嘉宾。
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刘力锐教授作了《推送新闻:内容算法的异化及其治理》的主题报告。刘教授结合新闻推送的实践观察,提出精准匹配是算法推送的生命线,这是基于一个基本假定,即掌握了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后绝大多数事物的未来都可以被预测。实现精准匹配需要精准锁定目标用户、精准推送靶向信息和精准评估用户体验。算法推送新闻的本质是要用户与内容的有效匹配。但是在推送过程中存在推送者利益,客观世界、客观事实与主观世界、主观事实中间还有一个媒介世界与媒介事实的传导作用。算法新闻存在着舆论控制、算法操纵和群体极化的危害可能性。这就要求进一步通过优化治理体制、完善制度体系和提升社会素养等路径加强算法新闻的系统治理。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小华作了《数字治理时代的公共服务供给变革——基于城市大脑应用场景的比较案例分析》的主题报告。他的研究运用系统思维,从数据、工具、过程、平台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数字技术驱动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模型,以杭州“城市大脑”作为案例进行检验和阐释。他认为,基于城市大脑数字平台系统,数据治理、智能治理、精准治理、协同治理等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运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新;数字平台系统存在信息提供、流程再造、结构调整三种作用机制,导致不同公共服务场景的效果有所差异。
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陈娟作了《数字赋能跨部门协同——基于技术-制度互构的分析框架与经验检视》的主题报告。她的研究基于技术与制度互构的视角,建立“制度吸纳技术—技术赋能制度—技术的制度化运行”三维分析框架,以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在线”为个案,分析数字技术如何推动政府部门的协同高效工作。在对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后,她进一步分析数字赋能跨部门协同的效度和限度,并提出技术与制度深度互构的路径:(1)加快制度创新,为数字赋能跨部门协同提供有效保障;(2)优化数字赋能的组织载体结构,提升数字赋能协同水平;(3)深化数字化协同业务流程制度化运用,推动技术与制度互构常态化。
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城市数字治理系主任杨逢银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张炜同学作了《数字化改革赋能医检互认的实现路径与创新机理——以杭州“一键互认”改革为例》的主题报告。他们的研究聚焦于医检互认这一事关民生的痛点问题。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是提升医疗服务质效的重要途径。他们的研究试图回答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技术与制度的交互建构能否推动医检互认落地的问题,以杭州“一键互认”数字化改革为个案进行阐释和分析,发现数字技术赋能医检互认共享是一种医疗服务供给流程再造。他们认为,只有基于公民需求导向的诊疗服务流程再造,建立规范标准、搭建数字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和推动部门多跨协作,才能够最终实现医检互认的真正实现。
在每一个演讲人报告完毕后,与谈嘉宾都进行了详细、深入地解读和分析,从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结果等多个方面展开点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与演讲人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和总结数字治理的浙江经验,展望数字治理和数字政府理论发展的未来方向。
研讨会总结
最后,浙江省委党校报刊部主任、《治理研究》主编严国萍作会议总结。她首先感谢大家所作的精彩学术分享以及对《治理研究》的支持。同时,她认为当今数字时代已经来临,浙江要在新时代发展中做模范生,为自身改革发展积极闯关,为全国改革发展积极探路,而今天研讨的
主题“数字治理的浙江经验”则可以看成是二者的交汇点。各位发言嘉宾从各自专业视角出发解读浙江经验的得与失、阐释数字治理的内涵与特征、探讨数字治理的前沿问题等,这些对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都是弥足珍贵的。她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数字治理的浙江经验,呼吁广大学者继续撰写相关文章发表在浙江大地上,发表在数字治理这样一个新时代。
END
目录|2023.01|2021-2022年总目录|2022.06|2022.05|2022.04|2022.03|2022.02|2022.01|2020-2021年总目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李包庚|刘红凛|唐皇凤|陈立旭|“八八战略”20年专栏|唐京华|热点|中国式现代化|碳达峰碳中和|民生·治理|特稿|张文显|齐卫平|谭安奎|林闽钢|郁建兴|李实|何艳玲|任剑涛|刘涛|沈满洪|陈丽君|唐亚林|何大安|郑磊|孟天广|征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智慧法学|“‘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论坛|国家制度研究